首页 资讯 正文

罗平县九龙街道:玉米制种“苗”绘产业兴农新画卷

体育正文 89 0

罗平县九龙街道:玉米制种“苗”绘产业兴农新画卷

罗平县九龙街道:玉米制种“苗”绘产业兴农新画卷

轻风掠过土壤,九龙街道关塘社区石口子村的(de)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技人员与村民共同劳作的忙碌身影(shēnyǐng),大家手持工具,忙着翻地、起垄、定苗、拉滴带,在(zài)一片片土地上“点缀”嫩绿的幼苗,按下(ànxià)玉米制种“加速键”。 自2024年起,云南(yúnnán)创记中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流转关塘社区石口子村、走马(zǒumǎ)田村90余亩土地(tǔdì),着力打造集农业展示、品种实验(shíyàn)筛选于一体的玉米种植基地。今年以来,公司通过“统一供种、统一技术、统一管理”的标准化种植模式,筛选制备品种优、抗性强、产量高、封尖(fēngjiān)好的玉米品种,种植展示亘玉2826、友玉247、宝玉9号等25个高产抗逆玉米新品种(xīnpǐnzhǒng)42000株。 实验地(dì)负责人(fùzérén)周克情介绍:“这片地紧临九龙河,地势平坦、土壤肥沃、气候(qìhòu)适宜,非常适合发展育种产业,我们公司的加入让这片地兼具品种筛选、技术验证、成品展示和技术推广多重功能,并且每个种植环节都为周边农户提供(tígōng)了可视化学习样板。” 土地流转后(hòu),农户每年能按时拿到每亩1400元的流转费,并且在播种、追肥(zhuīféi)、收获等关键节点被返聘回田工作,参与制种玉米的种植、管护,获得流转费、务工(wùgōng)费双份收入。 “以前种地(zhòngdì)(dì)全凭经验,现在跟着公司技术人员学精准播种、配方施肥,每天还有100元工资,在家门口不仅能学(néngxué)技术,还能赚钱。”正在定苗的王大姐笑着算起(qǐ)增收账。据统计,基地已带动周边120余名农户务工增收,同步开展的种植技术培训让务工农户更好(gènghǎo)地掌握现代农业技能。 近年来,九龙街道坚持把产业(chǎnyè)培育作为乡村振兴的(de)关键举措,积极推进种业振兴,探索“企业(qǐyè)建基地、农民学技术、产业共发展(fāzhǎn)”的制种产业共富新模式,推动腊庄、阿耶、关塘等村(社区)660余户农户流转土地1170余亩发展玉米制种产业,既加速了(le)农业科技成果转化,又构建起(qǐ)紧密的联农带农机制,续写了科技兴农、产业富民的乡村振兴新篇章。 通讯员:王藩桦(huà) 孟子涵
罗平县九龙街道:玉米制种“苗”绘产业兴农新画卷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